慢性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体重下降以及里急后重感等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
1、腹痛
多数患者表现为左下腹或下腹部隐痛、钝痛,腹痛程度较轻,常在排便后有所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因炎症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痉挛而出现阵发性绞痛。
2、腹泻
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稀便或水样便,每日排便次数可达3-5次,严重时可能出现10次以上。腹泻常伴随腹部不适,且夜间症状可能加重。
3、黏液便或血便
肠道黏膜受炎症破坏时,可能出现黏液分泌增多,粪便表面附着黏液或血丝。若病变累及血管,可能排出暗红色血便,需警惕溃疡性病变。
4、体重下降
长期慢性腹泻导致营养吸收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乏力,进而引发体重逐渐减轻,严重时可伴有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5、里急后重感
直肠炎症刺激可引起肛门坠胀感,患者常有便意频繁但排便量少的表现,排便后症状可能暂时缓解。
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超过4周,建议及时进行结肠镜、粪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并排除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日常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