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腺息肉是胃底腺体细胞增生形成的良性隆起病变,通常体积较小且表面光滑。是否必须切除需根据息肉大小、形态及患者症状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1、较小且无症状
多数胃底腺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明显症状,此类情况通常无需立即切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随访观察生长情况。患者日常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即可。
2、较大或伴随症状
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可能引起上腹隐痛、饱胀感或消化道出血,此类情况需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术后需进行病理检查排除不典型增生,并配合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促进创面愈合。
3、存在恶变风险
若胃镜显示息肉表面糜烂、分叶状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及时完整切除并扩大周边黏膜取样。术后每3-6个月需复查胃镜,同时建议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阳性者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治疗。
胃镜检查发现息肉后应详细记录大小、数量及部位特征,由消化科医生评估后续处理方案。日常避免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增长应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