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的严重程度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进展判断,多数及时干预可有效恢复,但部分可能发展为重症。
1、病毒性肝炎
甲型、戊型肝炎多为急性发作,起病急但多数患者经保肝治疗后2-4个月可痊愈。乙型、丙型肝炎若未及时控制,存在5-10%概率转为慢性肝炎,需长期抗病毒治疗。
2、药物性肝炎
解热镇痛药、抗结核药引发的肝损伤,及时停药后肝功能指标多可在1-2周内恢复。但若持续用药导致胆红素大于10mg/dL,可能继发肝衰竭,需人工肝支持治疗。
3、特殊类型肝炎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占急性肝炎的3-5%,此类患者易在2周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等危重表现,死亡率可达30%以上,需重症监护治疗。
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完善肝功能、凝血四项及病毒学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保持每日2500ml饮水量,采用高维生素、低脂饮食。重症患者需在三级医院肝病科住院治疗,必要时进行肝移植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