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凝是什么意思?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血液凝固简称血凝,是血液由液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具有生理性止血和病理性血栓形成等作用。其机制主要涉及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因子激活等。

1、生理性止血

当血管受损时,血液凝固能快速形成止血栓,封闭伤口防止失血。这一过程首先由血小板黏附在损伤处并释放活性物质,随后凝血系统启动,纤维蛋白网加固血小板血栓。

2、凝血机制

凝血过程包含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最终通过凝血酶原激活物促使凝血酶形成。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交联的纤维蛋白网,红细胞被捕获形成稳固血凝块,此过程涉及12种以上凝血因子级联反应。

3、病理性血栓

异常血液凝固可能引发静脉血栓、心肌梗死等疾病。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液高凝状态均可导致血栓形成,如深静脉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动脉血栓造成组织缺血坏死。

出现不明原因的皮下瘀斑、反复鼻出血或肢体肿胀疼痛时,建议及时进行凝血四项、D-二聚体检测。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高血压及高血脂患者需定期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