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血是指肉眼或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但通过化学试验能检测到的微量血液。这种情况常见于尿液、粪便等样本中,提示可能存在身体某部位的微量出血。
隐血的存在通常与组织损伤或疾病有关。在消化道方面,可能由胃溃疡、肠息肉、恶性肿瘤或炎症性肠病引起,这些病变导致的出血量较少,血液经过消化分解后失去红色外观。泌尿系统方面,肾结石、膀胱炎或肾小球疾病可能导致红细胞渗入尿液。检测隐血的常用方法包括粪便隐血试验和尿隐血试验,前者是肠癌筛查的重要手段,后者可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部分情况下,剧烈运动、月经污染也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
发现隐血检测阳性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泌尿科就诊。医生通常会结合胃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日常应注意观察排便排尿习惯变化,避免擅自服用抗凝药物,女性应避开经期进行相关检测。对于持续阳性的隐血结果,需高度重视并完善全面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