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通常根据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检测值进行诊断,具体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以下是主要诊断指标及其意义:
1、总胆固醇
正常范围通常为3.1-5.2mmol/L。若超过5.2mmol/L提示可能存在胆固醇代谢异常,数值越高则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越大。该指标受饮食、遗传和肝肾功能等多因素影响,需多次检测确认。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理想水平应低于3.4mmol/L,心血管高危人群需控制在2.6mmol/L以下。该指标被称为“坏胆固醇”,其升高会加速血管壁脂质沉积,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肥胖人群更易出现异常。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正常值应大于1.0mmol/L。该指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若低于1.0mmol/L属于异常,常见于缺乏运动、代谢综合征患者。数值过低时即使其他指标正常仍需干预。
4、甘油三酯
空腹检测正常值应低于1.7mmol/L,2.3mmol/L以上属于明显升高。高水平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检测前3天需避免高脂饮食和饮酒,以防假性升高。
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每3-5年检测血脂,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确诊异常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干预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及药物治疗。避免自行服用降脂药物,需根据个体心血管风险等级制定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