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治疗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牵拉身体特定部位,以缓解压力、矫正位置或促进康复的物理治疗方法,常用于骨科和康复科领域。其主要通过机械装置或手法操作实现,适用于颈椎、腰椎及关节等部位。
1、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常用于治疗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等颈部疾病。治疗时通过头套或牵引带对颈部施加纵向拉力,以增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压力,从而缓解神经根压迫和肌肉痉挛。临床数据显示,正确牵引可使颈椎关节间隙增加1-3mm,有效改善头痛、手麻等症状,需根据患者耐受度调整牵引力度,通常控制在体重的7-15%。
2、腰椎牵引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腰部疾患,采用骨盆牵引带施加牵拉力。治疗时患者平卧于牵引床,通过电脑控制牵引力度和间歇时间,使腰椎间隙增宽5mm左右,促进髓核回纳。研究显示系统性牵引治疗可使80%以上患者的坐骨神经痛得到缓解,但存在腰椎滑脱、骨质疏松者禁用。
3、关节牵引
主要应用于关节僵硬、术后粘连等情况,如膝关节屈曲受限或肩周炎。通过渐进式牵拉配合温热疗法,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临床常用持续牵引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4-6周后多数患者关节活动度可改善30%-50%。急性炎症期或骨折未愈合患者禁止实施。
该治疗需在康复医师评估后开展,不当操作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或神经损伤。治疗过程中出现眩晕、疼痛加剧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建议每周进行2-3次,配合核心肌群训练能增强疗效,治疗期间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