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进食失控感、情绪困扰以及伴随的生理问题。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且无法控制进食行为,常伴随自责或抑郁情绪。
1、反复暴食
暴食症的核心特征是短时间内摄入远超正常量的食物,例如两小时内吃掉数人份的食物。这种行为通常每周至少发生一次,持续三个月以上,且与生理饥饿无关,更多是情绪驱动。
2、进食失控感
患者在暴食过程中会感到无法停止进食,即使已经出现明显饱胀感仍继续摄入食物。部分人会描述这种状态如同“机械性吞咽”,事后常因失去控制力而产生强烈的羞耻感。
3、情绪异常
约85%的暴食症患者伴随情绪障碍。暴食前多存在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通过进食获得短暂缓解,但暴食后会陷入更严重的自责、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部分患者可能因此出现社交回避行为。
4、生理并发症
长期暴食可能导致体重剧烈波动、消化道功能紊乱。常见症状包括胃胀、反酸,约30%患者会出现代谢异常,如血糖波动或血脂升高。与神经性贪食症不同,暴食症患者通常不会通过催吐等清除行为抵消暴食。
暴食症患者需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和营养指导。认知行为疗法对改善暴食行为有效率可达60%-80%,建议同时进行情绪管理训练。若伴有代谢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学干预,避免自行使用抑制食欲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