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麻了可以通过调整姿势、适当活动、药物治疗、处理原发病以及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若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
1、调整姿势
如果是由于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下肢受压,应及时调整姿势,避免神经和血管长时间受压,从而缓解麻木感。
2、适当活动
适当按摩或活动下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缓解麻木。例如,可轻轻拍打或揉捏小腿及脚部肌肉,或进行勾脚背、踝关节旋转等动作,每次持续5-10分钟。
3、药物治疗
若脚麻由周围神经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引起,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药物。若伴随疼痛,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4、处理原发病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需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颈椎或腰椎疾病导致的脚麻需结合牵引、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干预。
5、物理治疗
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等能改善血液循环,减轻麻木症状。每日热敷15-20分钟,温度控制在40-50℃为宜,避免烫伤。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下肢保暖。若脚麻反复发作或伴随肌力下降、排尿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肌电图、腰椎MRI等检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