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溶血是什么意思?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的现象。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衰老后会被脾脏等器官分解代谢。但当红细胞受到破坏的速度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时,便可能引发溶血性疾病。

溶血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生理性溶血是人体自然代谢过程,破坏的红细胞数量较少且能被及时清除。病理性溶血则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或疟疾、支原体感染等病原体侵袭红细胞。某些药物反应、血型不合输血、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蛇毒等生物毒素接触也可能导致红细胞异常破裂。大量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可能堵塞肾小管,引发血红蛋白尿甚至急性肾损伤。

若出现皮肤黏膜黄染、浓茶色尿、乏力等疑似溶血症状,建议及时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胆红素检测等实验室检查。确诊溶血后需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针对感染、免疫异常或遗传因素等不同原因制定治疗方案。日常需避免接触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或食物,蚕豆病患者应严格禁食蚕豆及相关制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