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和贫血不是一回事,但两者存在一定关联。缺铁是导致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而贫血则可能由多种不同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判断。
1、定义不同
缺铁指体内铁元素不足,可能未达到贫血程度。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长期摄入不足或流失过多可引发缺铁。而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可诊断为贫血。
2、因果关系
缺铁性贫血约占全部贫血病例的50%,常见于月经量过多、消化道出血等人群。但贫血还包括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类型,这些与叶酸缺乏、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破坏加速等因素相关,并不涉及铁代谢异常。
3、症状差异
缺铁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非特异性症状。当进展为缺铁性贫血时,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等典型贫血症状,同时可能伴随异食癖、匙状甲等特征性改变。其他类型贫血可能伴随黄疸、尿液变色等不同体征。
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确诊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如缺铁性贫血需补充铁剂,同时治疗原发疾病。日常应注意均衡饮食,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