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

郑积富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白细胞低可能是由药物因素、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或放射性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若长期处于白细胞偏低状态,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积极排查原因。

1、药物因素

部分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例如化疗药物、抗生素中的磺胺类、解热镇痛药中的氨基比林等,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引发白细胞减少。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EB病毒等可能暂时抑制骨髓功能,导致白细胞数量下降。严重细菌感染如败血症时,白细胞可能在初期消耗性减少。这种情况通常随着感染控制会逐渐恢复,但需警惕重症感染的可能。

3、血液系统疾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造血系统疾病会直接影响白细胞生成。这类疾病常伴有血小板、红细胞减少,需通过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可能需要免疫抑制剂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4、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产生抗白细胞抗体。这类疾病往往伴随关节痛、皮疹等症状,需要免疫学检查确诊,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调节剂。

5、放射性损伤

长期接触电离辐射或接受放射治疗可能损伤骨髓造血微环境。这种情况在核工业从业者或肿瘤放疗患者中较多见,需做好职业防护并定期进行血液学监测。

若发现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3.5×10^9/L,建议尽早就诊血液科。医生会根据情况安排骨髓检查、自身抗体检测等辅助检查,部分病例需要住院观察。日常应注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化学毒物,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但不可自行服用升白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