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臆想症是什么?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臆想症在临床中通常指妄想性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持久的、非现实的妄想观念,且难以通过说理纠正。这种疾病通常会影响患者的认知、情绪及社会功能,需及时干预治疗。

1、非现实性妄想

患者可能坚信自己被跟踪、迫害或拥有特殊身份等,这些妄想内容脱离现实且缺乏客观依据,常与个人经历或文化背景相关。

2、自知力缺失

患者对自身病态缺乏正确认识,即便面对相反证据仍坚持妄想信念,常因此拒绝就医或治疗。

3、情绪行为异常

受妄想支配可能出现焦虑、愤怒等情绪反应,部分患者会采取报警、攻击等过激行为维护妄想内容。

4、病程持续发展

妄想症状通常持续3个月以上,若未及时干预可能伴随抑郁、强迫等并发症状,导致病情复杂化。

5、社会功能受损

患者因异常认知影响工作学习能力,人际交往中易产生误会冲突,严重者可能出现自我封闭倾向。

该病症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有关,重大生活事件或长期压力可能诱发疾病。器质性病因需排查脑损伤、癫痫或药物滥用等情况。治疗多采用奥氮平、利培酮等抗精神病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支持与社会康复训练对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建议出现疑似症状者及时至精神科就诊评估,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家属需避免与患者争辩妄想内容,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早发现、早干预是防止病情恶化的关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