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检测通常包括抗体检测、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核酸检测、病毒分离以及CD4细胞计数等方法,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抗体检测
这是最常用的艾滋病筛查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的HIV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一般在感染后3周左右可检出抗体,窗口期可能存在假阴性结果。初筛阳性需进一步做确证试验,如免疫印迹法。
2、抗原抗体联合检测
该方法同时检测HIV的P24抗原和抗体,可将窗口期缩短至感染后2-3周。第四代检测试剂能够更早发现感染,适用于高危暴露后的早期筛查,需在指定时间复查确认。
3、核酸检测
直接检测病毒RNA,适用于高危行为后7-10天的早期诊断,能比抗体检测提前2周发现感染。该方法常用于窗口期血液筛查、新生儿HIV感染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监测,但成本较高。
4、病毒分离
通过体外培养分离HIV病毒,操作复杂且需要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主要用于科研领域。临床诊断中极少使用,不作为常规检测手段。
5、CD4细胞计数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数量,用于评估感染者免疫系统受损程度和治疗效果。正常值为500-1600个/μL,当数值低于200个/μL时易发生机会性感染。
若发生高危暴露行为,建议在窗口期后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自我检测试纸可能存在操作误差,初筛阳性者需到指定机构进行复检确诊。日常应避免共用注射器、确保性行为防护,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