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肿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心脏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可能因重力作用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引起局部体液滞留。高盐饮食会使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导致水分潴留于组织间隙,出现暂时性水肿。这类情况通常在调整姿势或控制盐分摄入后逐渐缓解。
2、心脏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泵血功能下降,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可引发全身性水肿,常见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伴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咳嗽。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3、肝脏疾病
肝硬化患者因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下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外渗至腹腔形成腹水,同时可能伴有下肢水肿、皮肤黄染等症状。治疗时可能需要使用人血白蛋白、托伐普坦片、呋塞米注射液等药物。
4、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排泄障碍,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逐渐发展至全身水肿,伴随尿量减少、泡沫尿。临床常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缬沙坦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排除生理性因素后仍持续水肿,建议及时进行肝肾功能、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日常需注意控制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