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检查是一种通过穿刺针获取人体组织或体液样本进行病理或生化分析的医学检查方法,通常包括细针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等类型。不同穿刺方式适用于不同疾病的诊断需求。
1、细针穿刺
主要适用于体表肿块或器官病变的初步筛查,例如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等。医生使用细针抽取少量细胞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帮助判断病变的良恶性。这种方式创伤较小,操作相对简单,门诊即可完成。
2、骨髓穿刺
常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如白血病、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症。通过髂骨或胸骨穿刺获取骨髓样本,可观察造血细胞形态及数量变化。该检查对血液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需严格消毒并在局部麻醉下进行。
3、腰椎穿刺
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例如脑膜炎、脑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通过腰椎间隙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生化、细胞学及微生物学检测。该操作需监测颅内压,术后需平卧防止低颅压性头痛。
进行穿刺检查前应完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避免月经期操作。检查后需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按照医生要求保持体位。若出现持续疼痛、发热等异常应及时就医。具体检查方式需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选择,患者应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