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灶是医学影像学或病理学中用于描述机体组织发生病变的特定区域。通常指因疾病导致的局部组织异常,可能涉及炎症、损伤、肿瘤等多种情况,需结合具体检查明确性质。
1、病理学概念
病灶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局部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区域。这些异常可能由感染、创伤、肿瘤、退行性病变等不同原因引起,例如肺炎患者的肺部炎性病灶。
2、位置特征
病灶具有明确的解剖学定位,可发生在任何器官或组织中。常见如肺部结节灶、肝脏占位性病灶、皮肤溃疡灶等,其位置直接影响临床表现和诊断方向。
3、形态表现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见不同形态特征,CT可能显示为高密度影,MRI则呈现信号异常区域。病灶可能表现为结节状、片状、空洞状等不同形态,大小可从数毫米到数十厘米不等。
4、临床意义
发现病灶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部分病灶可能是良性病变,如陈旧性钙化灶,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
5、诊断方法
明确病灶性质常需多模态检查,包括增强CT、MRI、PET-CT等影像学手段,必要时需进行病理活检。例如乳腺钼靶发现的肿块病灶,往往需要穿刺活检确诊。
当体检或检查中发现病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根据病灶的大小、形态、增强特征等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定期随访或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