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是否可以做艾灸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判断。若经量正常、无严重痛经或妇科疾病,可适当进行艾灸;若经量过多或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则不建议操作。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于经血量少、痛经或体质偏寒的女性,适当艾灸可能有助于缓解小腹冷痛、促进经血排出。此时可选择关元、气海等穴位,但需注意艾灸时间不宜过长,温度应控制在体感舒适范围。若经期出现经量骤增、头晕乏力或存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艾灸可能加重盆腔充血,导致经期延长或出血量异常增加,这种情况需避免操作。
进行艾灸前建议先咨询中医师,由专业医生评估体质和月经状况。艾灸过程中需注意腹部保暖,结束后及时补充温水,避免立即接触冷水。若艾灸后出现经血颜色变黑、经期延长超过7天或伴随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