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抗胆碱能药物有哪些?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抗胆碱能药物主要包括M受体拮抗剂、N受体拮抗剂等类型,常见的有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苯海索以及异丙托溴铵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避免自行使用。

1、阿托品

阿托品属于M胆碱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腺体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临床常用于缓解内脏绞痛、麻醉前给药或治疗有机磷中毒。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降低胆碱能神经兴奋性。

2、东莨菪碱

该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常用于防治晕动病引起的恶心呕吐,也可用于术前镇静。与阿托品相比,东莨菪碱更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中枢抑制效果更显著。

3、山莨菪碱

山莨菪碱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多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内脏平滑肌痉挛等病症。其外周抗胆碱作用与阿托品相似,但中枢兴奋作用较弱,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4、苯海索

作为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及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它能选择性阻断纹状体的胆碱受体,恢复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平衡,缓解震颤和肌肉强直。

5、异丙托溴铵

该药属于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功能,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急性发作。其局部给药方式可减少全身性副作用。

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时需注意口干、视力模糊、便秘等常见不良反应,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不同药物的作用靶点和适应症存在差异,建议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与其他影响胆碱能系统的药物联用。若出现心悸、排尿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