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临床上常作为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血肌酐和尿肌酐水平的变化能够反映肾脏的滤过和排泄功能是否正常。
肌酐主要由肌肉中的磷酸肌酸分解生成,生成量相对恒定,与个体的肌肉量、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健康人的肾脏会将大部分肌酐滤出并随尿液排出,因此血肌酐浓度通常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当肾功能受损时,肾脏滤过能力下降,血肌酐水平会逐渐升高。临床上常通过检测血肌酐值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这是判断慢性肾病分期的重要依据。剧烈运动、高蛋白饮食或肌肉损伤可能导致肌酐短暂性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建议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日常应保持适量饮水,避免过度摄入高蛋白食物。若体检发现血肌酐异常升高,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完善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检查,由医生评估肾功能状态并制定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