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肝脏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充满液体的囊性结构。大多数肝囊肿为先天性,可能与胚胎时期胆管发育异常有关,患者往往无明显症状且囊肿生长缓慢。
肝囊肿的形成主要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因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导致液体潴留形成囊泡。多数患者在体检时通过超声检查偶然发现,囊肿直径通常小于3cm且边界清晰。当囊肿体积增大至5cm以上时,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感等压迫症状,极少数可能出现囊肿破裂或出血等并发症。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腹部超声、CT或MRI检查,需与肝脓肿、肝包虫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对于无症状且直径小于5cm的肝囊肿,一般建议定期随访观察,每6-12个月进行超声复查即可。若囊肿体积较大引起压迫症状或并发症,可在肝胆外科医生指导下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射或腹腔镜囊肿开窗术等治疗方式。日常生活中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腹部外伤,肝功能异常者需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