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皮肤病通常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以及寄生虫性皮肤病等类型。不同病原体引起的皮肤病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需及时就医治疗。
1、病毒性皮肤病
此类疾病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水痘、带状疱疹和寻常疣等。水痘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表现为皮肤疱疹和瘙痒;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复发引起,常伴随神经痛。寻常疣多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可通过皮肤接触传播。
2、细菌性皮肤病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例如脓疱疮和丹毒。脓疱疮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脓疱,易破溃形成黄色结痂,常见于儿童面部。丹毒多由皮肤破损处感染引发,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红肿热痛区域,可能伴随发热。
3、真菌性皮肤病
包括足癣、体癣和股癣等,由皮肤癣菌感染导致。足癣常累及足趾间皮肤,出现脱屑、水疱和糜烂,可通过共用鞋袜传播。体癣表现为环形红斑伴边缘隆起,具有较强传染性。
4、寄生虫性皮肤病
以疥疮和虱病为代表。疥疮由疥螨寄生引起,皮肤出现丘疹和隧道样皮损,夜间瘙痒剧烈,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阴虱病则因寄生虫叮咬导致局部皮肤红肿和瘙痒。
若出现皮肤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通过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期间需避免搔抓皮损,严格消毒贴身衣物,家庭成员有类似症状应同时治疗。日常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公共场所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皮肤病变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