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通常与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损伤、接触感染源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其发生主要与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或直接接触致病真菌有关,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1、免疫力低下
当人体免疫力因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等因素下降时,皮肤和黏膜对真菌的防御能力减弱。此时常驻在皮肤表面的条件致病菌如念珠菌,或外源性真菌如红色毛癣菌容易突破防御,引发口腔念珠菌病、体癣等感染。患者可能出现白膜状分泌物、环形红斑伴脱屑等症状,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
2、皮肤黏膜损伤
烧伤、手术切口、长期浸渍等导致的皮肤屏障破坏,会形成真菌侵入的通道。特别是足部长时间闷热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须癣毛癣菌,导致足癣出现水疱、糜烂。临床上常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喷雾剂等外用抗真菌药物,配合保持局部干燥进行治疗。
3、接触感染源
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损部位,或共用拖鞋、浴巾等个人物品会造成皮肤癣菌传播。宠物犬小孢子菌感染后,与人类密切接触可能引发头癣。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健身房的地面可能存在絮状表皮癣菌,赤足行走易引发感染。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口服药物,配合外用环吡酮胺软膏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出现皮肤脱屑、瘙痒、异常分泌物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皮肤科进行真菌培养和伍德灯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按疗程用药,不可随意停药以防复发,贴身衣物应煮沸消毒并在阳光下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