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种类较多,一般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临床常用的一线药物,例如氟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等。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神经突触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神经递质浓度,从而改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通常会在1-2周内逐渐缓解。
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等,可同时调节两种神经递质水平,适用于伴有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如米氮平片,具有改善睡眠和食欲的作用,常用于伴有失眠、体重下降的患者。三环类抗抑郁药如盐酸阿米替林片、盐酸多塞平片,因副作用较多,现多作为二线用药。
抑郁症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药物反应。药物起效通常需要2-4周时间,不能随意停用或更改剂量。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应及时联系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配合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心理疏导等综合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