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拉唑类胃药有哪些?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拉唑类胃药属于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来治疗相关疾病。常见的拉唑类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以及艾司奥美拉唑等,需遵医嘱使用。

1、奥美拉唑

该药物可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减少胃酸分泌,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其作用时间较长,通常每日服用一次即可维持效果,但长期使用需警惕维生素B12缺乏风险。

2、兰索拉唑

作为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具有更强的酸稳定性,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该药在肝脏代谢,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剂量,可能出现头痛或腹泻等轻微不良反应。

3、泮托拉唑

因其独特的代谢途径,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较少,适合需要联合用药的患者。临床常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静脉注射剂型可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情况,肾功能不全者无需调整剂量。

4、雷贝拉唑

起效速度较快,服药后1小时内即可发挥抑酸作用,对夜间酸突破现象控制较好。该药物通过非酶途径代谢,受基因多态性影响较小,老年患者使用时无需特殊减量。

5、艾司奥美拉唑

作为奥美拉唑的S-异构体,生物利用度更高且个体差异小,是治疗卓-艾综合征的首选药物。其抑酸作用强于其他同类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骨质疏松风险,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

使用拉唑类药物时应严格遵循疗程,通常治疗胃溃疡需4-8周,反流性食管炎可能需要8-12周。长期使用超过1年的患者需定期评估治疗必要性,注意补充钙和镁制剂。用药期间如出现持续腹痛、黑便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