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具体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血尿酸水平、关节液检测等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关节液检测
通过关节穿刺抽取关节液,在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尿酸盐结晶是诊断痛风的金标准。该方法能直接确认尿酸盐沉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于急性发作期的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医生常优先考虑此项检查。
2、血尿酸检测
空腹血尿酸水平高于420μmol/L(7mg/dl)时称为高尿酸血症。但需注意约30%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尿酸值可能在正常范围,因此需要间隔期重复检测。持续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重要生化基础。
3、临床表现特征
典型症状包括第一跖趾关节夜间突发剧烈疼痛、红肿,发作具有自限性,7-14天可自行缓解。慢性期可见痛风石形成,常见于耳廓、指间关节等部位。诊断时需排除假性痛风、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
建议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时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双能CT或超声检查辅助诊断。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规范化降尿酸治疗,同时注意低嘌呤饮食、限制酒精摄入并保持合理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