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综合征可能与局部刺激、系统性疾病、精神心理因素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该病以口腔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常伴随口干、味觉异常等症状,需针对不同诱因进行治疗。
1、局部刺激
口腔内残根残冠、尖锐牙尖等长期摩擦黏膜,或真菌感染、过敏反应等,可能引发灼烧感。需及时调磨牙齿尖锐部分,真菌感染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制霉菌素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系统性疾病
糖尿病、贫血、维生素B族缺乏等疾病可能导致口腔黏膜代谢异常。如糖尿病患者需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控制血糖,贫血患者可遵医嘱补充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等。
3、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通过神经传导加剧疼痛感知。心理疏导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更佳,如遵医嘱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同时可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进食过烫、辛辣食物。建议记录疼痛发作规律,就诊时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便于医生综合判断病因。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