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脾动脉瘤?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脾动脉瘤是发生在脾动脉的局部血管扩张性疾病,属于内脏动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形成与动脉壁结构异常或长期血流压力改变有关,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存在破裂风险。

1、位置与结构

脾动脉瘤是指脾动脉管腔的局限性扩张,直径通常超过正常血管的1.5倍。脾动脉起源于腹腔干,沿胰腺上缘走行至脾门,此处的血管分叉处因血流动力学变化容易形成瘤样扩张。瘤体形态可分为囊状或梭形,血管壁可能出现中膜退化、弹力纤维断裂等病理改变。

2、形成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60%-70%。高血压导致血管壁长期承受高压,加速动脉硬化进程。妊娠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和血容量增加,脾动脉壁弹性减弱,妊娠相关脾动脉瘤破裂风险较高。此外,门静脉高压、多次妊娠、血管炎或外伤也可能诱发此病。

3、临床表现

约8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通过腹部超声或CT偶然发现。部分患者表现为左上腹隐痛或饱胀感,疼痛可能向肩背部放射。瘤体破裂时会出现突发剧烈腹痛、低血压、休克等急腹症表现,死亡率可达10%-25%。妊娠期脾动脉瘤破裂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产后,母婴死亡率较高。

由于脾动脉瘤存在潜在破裂风险,建议发现后定期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评估瘤体大小和生长速度。对于直径超过2cm、妊娠期女性或伴有症状的患者,需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介入栓塞或手术切除治疗。日常需严格控制血压,避免腹部外伤等诱发因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