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核辐射后出现哪些症状?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核辐射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皮肤损伤、消化系统症状、造血系统抑制以及神经系统异常等。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暴露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需及时就医处理。

1、皮肤损伤

电离辐射可直接破坏皮肤细胞结构,接触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可能出现红斑、灼热感或水疱。高剂量辐射会导致皮肤溃疡,严重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坏死灶,常伴随毛发脱落和指甲变形。

2、消化系统症状

受辐射后1-2小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辐射损伤胃肠道黏膜细胞会引起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能出现血便或肠黏膜脱落,影响营养吸收功能。

3、造血系统抑制

辐射会破坏骨髓造血干细胞,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通常在暴露后2-4周出现感染、出血倾向。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并发肺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4、神经系统异常

极高剂量辐射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意识模糊、共济失调等症状。这类症状通常在受照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可能迅速发展为抽搐、昏迷等危重情况。

若存在辐射暴露史或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远离污染源,彻底清洗身体并前往专业医疗机构诊治。专业人员会根据辐射剂量检测结果,采取促排治疗、抗感染支持及骨髓移植等综合救治措施,切勿自行使用民间偏方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