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后牙齿脱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通常的治疗方法包括及时复诊、重新补牙、牙髓治疗、牙冠修复以及拔牙修复等。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牙齿缺损程度和脱落原因决定。
1、及时复诊
补牙材料脱落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口腔科复诊,避免牙齿进一步受损或引发感染。医生会检查剩余牙体组织是否完整,评估是否需要调整修补方案。若拖延就诊,可能导致龋坏范围扩大或牙髓暴露。
2、重新补牙
对于轻度缺损且牙髓健康的情况,通常可清理窝洞后重新填充树脂或玻璃离子等材料。操作时需彻底去除原有粘接剂,制备固位形增强材料附着力。若继发龋较深可能需垫底保护牙髓。
3、牙髓治疗
当牙齿脱落伴随自发痛、冷热刺激痛时,提示可能已出现牙髓炎。此时需进行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牙髓后充填根管,最后再进行冠部修复。治疗周期通常需要2-3次就诊。
4、牙冠修复
对于大面积缺损但牙根完好的牙齿,单纯补牙难以维持长期效果。需通过嵌体或全冠修复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常用材料包括金属烤瓷冠、全瓷冠等,能有效分散咬合力防止折裂。
5、拔牙修复
若牙齿严重缺损至龈下或发生根折,则需拔除残根。缺失牙可通过种植义齿、固定桥或活动义齿修复,其中种植牙具有不损伤邻牙、咀嚼效率高等优势,但需要评估骨量是否充足。
补牙后应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24小时内勿进食过黏食物。日常需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若发现补料边缘发黑、食物嵌塞或出现敏感症状,应及时就诊检查,避免继发龋齿导致牙齿再次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