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耳炎针灸应取哪些部位?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耳炎针灸治疗通常可选取听宫、翳风、合谷、足三里、外关等穴位,但具体操作需由专业中医师根据病情辨证选穴。针灸治疗需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不可自行操作。

1、听宫

该穴位位于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作为手太阳小肠经的常用腧穴,针灸此穴能疏通耳部经络气血,缓解耳闷、耳鸣等中耳炎常见症状。临床常配合局部热敷加强疗效。

2、翳风

位于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作为手足少阳经交会穴,具有聪耳通窍功效,适用于中耳炎引起的耳痛、耳胀症状。操作时需注意进针深度不宜超过3厘米,避免损伤面神经。

3、合谷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具有疏风解表作用,对急性中耳炎伴随的发热、头痛有辅助治疗效果。常与其他耳周穴位配伍使用。

4、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作为足阳明胃经合穴,针灸此穴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帮助改善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体质。通常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周治疗2-3次。

5、外关

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作为手少阳三焦经络穴,具有清热泻火功效,适用于肝胆火旺型中耳炎。常与太冲穴配伍使用,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持耳道干燥。

进行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消毒规范的医疗机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作期间需配合抗生素治疗,伴有鼓膜穿孔者应避免耳部直接施针。治疗期间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污水入耳,若出现耳痛加重或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