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膜炎的症状通常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活动受限以及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反应。具体表现因个体差异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诊断。
1、局部疼痛
骨膜炎早期常出现病变部位的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尤其在活动或按压时加剧。这是由于炎症刺激骨膜神经末梢以及局部组织充血水肿所致,疼痛程度与炎症进展相关。
2、肿胀
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在炎症因子作用下发生渗出反应,导致患处皮肤发红、温度升高并出现明显肿胀。触诊时可感知组织增厚,严重时可能形成局部隆起。
3、压痛
病变区域骨膜敏感性增高,轻压即可引发明显痛感。医生查体时通过叩击或按压特定部位可准确定位炎症范围,这是骨膜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4、活动受限
炎症累及肌腱、肌肉附着点时,关节活动会因疼痛和肿胀受到限制。例如胫骨骨膜炎患者在行走、跑跳时可能出现步态异常,上肢病变则影响持物功能。
5、发热
急性感染性骨膜炎可能伴随体温升高、乏力等全身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骨膜炎常出现寒战、高热,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局部可适当冷敷缓解肿胀。建议尽早就医通过X线、血液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以防止病情进展。慢性骨膜炎反复发作可能影响骨骼结构,需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