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感冒药主要包括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以及中成药等类型,具体用药需结合症状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解热镇痛药
这类药物可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其中对乙酰氨基酚片对胃肠刺激较小,但需注意每日最大剂量限制;布洛芬胶囊具有抗炎作用,但可能对胃黏膜有刺激。
2、抗组胺药
适用于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过敏样症状。常用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其中氯雷他定片的嗜睡副作用较轻,适合需要保持清醒状态的人群;西替利嗪滴剂适用于儿童患者,但需按体重调整剂量。
3、镇咳药
针对剧烈干咳症状,常用右美沙芬片、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等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片为非依赖性镇咳药,但痰多时需避免使用;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含多种成分,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4、祛痰药
用于咳嗽伴痰液黏稠的情况,常用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愈创甘油醚糖浆等。氨溴索口服液能降低痰液黏稠度,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具有抗氧化作用,但哮喘患者需谨慎使用。
5、中成药
如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需根据风寒或风热感冒类型辨证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适用于风热感冒伴咽痛症状,板蓝根颗粒多用于病毒性感冒早期,服用时需注意药物成分重复问题。
感冒用药需注意避免多种复方制剂混用,防止药物过量。孕妇、儿童、肝肾功能异常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若用药后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胸痛等加重表现,应及时就医。日常建议多休息、适量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室内空气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