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刺手术通常用于治疗中耳积液、鼓室积血等疾病,需由专业医生在严格消毒环境下操作。手术过程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局部麻醉、穿刺抽液及术后护理等步骤,具体操作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耳部CT或听力检查明确病情,医生会评估鼓膜状态及积液位置。术前需清洁外耳道,使用碘伏消毒耳周皮肤,铺无菌巾单,确保手术区域无菌。患者通常采取坐位或卧位,头部固定避免移动。
2、局部麻醉
采用2%利多卡因棉片贴敷鼓膜表面约10分钟,或在外耳道骨与软骨交界处注射少量局麻药。儿童或敏感患者可能需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使用耳镜暴露鼓膜,选择鼓膜前下或后下象限作为穿刺点。
3、穿刺抽液
使用专用穿刺针经外耳道刺入鼓室,保持针尖斜面朝向鼓岬。缓慢抽吸积液,若液体粘稠可注入α-糜蛋白酶稀释后抽吸。穿刺后通常会留置通气管,保持鼓室通风3-6个月。
术后需保持外耳道干燥2周,避免用力擤鼻或游泳。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鼓膜愈合情况。若出现剧烈耳痛、流脓或听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返院检查。该手术属于耳鼻喉科常规操作,患者无需过度紧张,但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