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腹膜炎如何治疗?

朱湘南 普外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三甲

腹膜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及原发病治疗等,需根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患者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导致病情加重。

1、抗生素治疗

腹膜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是基础治疗手段。临床常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广谱抗生素,覆盖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医生会根据腹腔积液培养结果调整敏感药物,疗程通常持续7-14天。对于耐药菌感染,可能需要联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2、手术治疗

继发性腹膜炎常需手术清除感染源,如消化道穿孔修补、坏死组织切除或脓肿引流。腹腔镜手术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感染,开腹手术则用于严重弥漫性腹膜炎。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持续排出炎性渗出物,降低腹腔压力。

3、营养支持

急性期患者需禁食并进行肠外营养,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氨基酸及脂肪乳维持能量。病情稳定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选择易消化的短肽型制剂。严重低蛋白血症者可输注人血白蛋白,目标值维持在30g/L以上。

4、疼痛管理

在明确诊断后可使用盐酸哌替啶等阿片类药物镇痛,但需避免使用吗啡类抑制肠蠕动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加重胃肠黏膜损伤,需谨慎使用。疼痛缓解程度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5、原发病治疗

针对引发腹膜炎的根源疾病进行干预,如急性阑尾炎需切除阑尾,消化性溃疡穿孔需修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结核性腹膜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12个月以上,肿瘤性腹膜炎需结合放疗化疗控制病情。

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监测体温、腹围及生命体征变化。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腹部CT评估炎症控制情况。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调整药物或中断治疗,以免诱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