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收缩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子宫肌瘤、感染等病理性原因有关。生理性子宫收缩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而病理性情况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是胎儿娩出的重要动力,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月经期间子宫收缩有助于排出脱落内膜,可能伴随轻微腹痛。性生活时体内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可能刺激子宫出现节律性收缩,一般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2、子宫肌瘤
肌壁间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可能导致子宫异常收缩,常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下腹坠胀感。直径超过5cm的肌瘤可能压迫膀胱或直肠,引起排尿异常或便秘。确诊后可通过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超声。
3、感染
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因炎症刺激会出现持续性宫缩疼痛,多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升高。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片进行抗感染治疗,疗程通常需10-14天。
若出现异常宫缩伴随阴道出血、剧烈腹痛或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测及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日常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外阴清洁卫生,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生殖系统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