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早搏是一种起源于心房的异位搏动,属于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发生与心房内异常电活动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心悸、心跳停顿感等不适。
房性早搏的产生通常与心肌细胞自律性异常或触发活动相关。常见诱因包括心脏器质性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以及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全身性疾病。健康人群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或摄入咖啡因时也可能出现生理性早搏。典型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心前区不适,部分患者可通过脉搏触诊发现节律不齐。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必要时需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评估早搏负荷。
若出现频繁房性早搏或伴随胸痛、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摄入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所有治疗措施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忌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