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通常需要接种在上臂三角肌外侧,具体部位和操作应由专业医护人员执行。正确接种对预防结核病至关重要,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
卡介苗的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外侧,采用皮内注射法。医护人员会使用专用注射器,将0.1ml疫苗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注射后局部会形成白色隆起。此部位选择主要因为三角肌区域肌肉较薄、血管分布少,有利于疫苗吸收并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接种后2-4周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或脓疱,6-8周后会结痂形成卡疤,这属于正常免疫反应。若接种部位错误可能影响免疫效果,如注射过深至肌肉层可能引起淋巴结肿大,误入皮下组织可能导致寒性脓肿。特殊情况下如早产儿或皮肤病患者,医生可能调整接种方案。
接种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不要挤压或包扎接种部位。若出现直径超过1cm的溃疡、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或全身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处理。需注意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接种,超过3月龄未接种者需先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素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