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廓畸形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耳廓结构异常、形态异常、皮肤异常、听力异常以及心理影响等。具体症状因畸形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通过外观即可初步判断。
1、耳廓结构异常
表现为耳廓软骨发育不全或缺失,如小耳畸形患者耳廓呈条索状或花生状,严重者可能完全缺失耳廓结构。部分患者合并外耳道闭锁,导致耳道狭窄或缺失。此类畸形多伴有颅面部发育异常,如半侧颜面短小症。
2、耳廓形态异常
常见类型包括招风耳、杯状耳、垂耳等。招风耳表现为耳甲腔过度发育导致耳廓与头颅角度超过30度;杯状耳可见耳轮及耳舟结构卷曲呈杯状;隐耳畸形则表现为耳廓上部埋入头皮,仅显露耳垂。这类畸形通常不伴听力障碍,但可能影响眼镜或口罩佩戴。
3、耳部皮肤异常
可见耳前瘘管、副耳等皮肤附属器畸形。耳前瘘管表现为耳轮脚前方皮肤凹陷或瘘口,可能反复感染流脓;副耳常见于耳屏前方,形成内含软骨的赘生物。部分患者耳轮或耳垂处存在先天性凹陷或裂隙。
4、听力异常
合并外耳道闭锁者可能出现传导性耳聋,气导听力损失约60dB。内耳结构异常者可能伴随感音神经性耳聋,但此类情况较为少见。婴幼儿表现为对声音反应迟钝,需通过听性脑干反应检测确诊。
5、心理影响
学龄期儿童可能因耳廓畸形产生自卑心理,出现社交回避、情绪低落等表现。青少年患者常因容貌焦虑影响正常学习和人际交往,严重者可能继发焦虑症或抑郁症。
若发现耳廓形态异常,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或整形外科。6个月至6岁是外耳畸形无创矫正黄金期,可通过矫形器进行形态重塑。合并听力障碍者需在6月龄前完成听力筛查,必要时佩戴骨导助听器。手术治疗通常建议在6岁后开展,需根据畸形类型选择耳廓再造或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