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骨骨折可通过止血处理、手法复位、固定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合适方法。若伴有明显出血或畸形,应及时就医明确病情并规范治疗。
1、止血处理
鼻梁骨骨折常伴随局部出血,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轻压鼻部帮助止血,同时冰敷减少肿胀。避免头部后仰,防止血液倒流入咽喉引发呛咳。若出血量大或难以控制,需立即就诊。
2、手法复位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折或轻度错位,可由医生在局部麻醉下进行闭合复位。通常建议在受伤后7~10天肿胀消退后进行,以免影响复位准确性。操作时需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二次损伤。
3、固定治疗
复位后需使用鼻夹板或石膏外固定2~3周,维持骨骼正确位置。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鼻腔填塞支撑,填塞物一般48小时内取出,防止感染。固定期间应避免触碰、挤压鼻部。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止痛药物。若存在开放性伤口或感染风险,需口服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5、手术治疗
严重错位、粉碎性骨折或合并鼻中隔偏曲者,需通过鼻内镜或开放式手术复位固定。术后需定期清理鼻腔分泌物,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避免剧烈运动1~2个月。
鼻梁骨骨折后24小时内应避免热敷,以免加重肿胀。恢复期间注意保护鼻部,防止外力碰撞。若出现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或外观畸形,建议复查鼻部CT评估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二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