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积血可能是由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眼底血管病变等原因引起的。该症状通常提示存在眼部器质性疾病,需及时明确病因并治疗。
1、眼外伤
眼部受到外力撞击、穿通伤或手术后可能导致玻璃体积血。外伤可致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破裂,血液进入玻璃体腔。患者可能伴有视力骤降、眼痛等症状。治疗时需根据损伤程度选择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抗炎药物如泼尼松龙滴眼液,必要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术。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异常增生,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渗入玻璃体。患者常伴有视物模糊、飞蚊症等表现。治疗需控制血糖,配合雷珠单抗注射液等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严重者需进行激光光凝治疗。
3、视网膜裂孔或脱离
视网膜出现裂孔时,周边血管可能被牵拉破裂出血。若发生视网膜脱离,常伴随闪光感、视野缺损等症状。需通过激光封闭裂孔或巩膜扣带术治疗,术后可辅以卵磷脂络合碘片促进出血吸收。
4、眼底血管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可引起血管渗漏或破裂。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视力下降,眼底检查可见出血灶。治疗原发病可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循环,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必要时行眼底激光治疗。
出现玻璃体积血需及时到眼科就诊,通过眼底镜检查、眼部B超等明确出血原因。避免剧烈运动或揉眼,防止出血加重。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出血量大或持续不吸收者可能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