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高血压治疗指南是什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高血压的治疗通常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血压监测、定期复诊以及特殊人群管理等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1、生活方式干预

患者需减少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5克以下,增加富含钾的蔬菜水果摄入。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超重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将BMI维持在18.5-23.9kg/m²,并严格戒烟限酒。

2、药物治疗

临床常用五大类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以及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用药方案常采用长效CCB联合RAS抑制剂。

3、血压监测

建议患者每日晨起后1小时内、服药前测量坐位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诊室血压测量需间隔1-2分钟重复3次,取后两次平均值。家庭自测血压目标值应小于135/85mmHg,动态血压监测白天均值小于135/85mmHg,夜间小于120/70mmHg。

4、定期复诊

初诊患者每2-4周随访评估治疗效果,稳定控制者可每3个月复查。常规检查项目包含血常规、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心电图,必要时进行颈动脉超声和心脏彩超检查。

5、特殊人群管理

老年患者降压目标可放宽至小于150/90mmHg,糖尿病或肾病患者需控制在小于130/80mmHg。妊娠期高血压首选甲基多巴片,慢性肾病建议使用ARB/ACEI类药物,但需监测血肌酐和血钾变化。

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建议使用标准化电子血压计定期监测,记录血压波动情况。若出现持续性血压升高(≥140/90mmHg)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心血管专科就诊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