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作为他汀类降脂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清除、调节脂蛋白代谢等机制降低胆固醇水平。其具体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五点:
1、抑制胆固醇合成
瑞舒伐他汀通过抑制肝脏中的HMG-CoA还原酶活性,阻碍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关键步骤。这种抑制作用可减少肝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生成,促使肝脏代偿性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
2、增强低密度脂蛋白清除
该药物能显著提升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量及活性,加速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摄取和代谢。这种清除作用可使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约30%-5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幅度可达40%-60%。
3、改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
通过调节载脂蛋白A1的合成,瑞舒伐他汀可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5%-15%。这种良性胆固醇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外周组织胆固醇向肝脏的逆向转运,增强胆固醇代谢效率。
4、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
药物可减少肝脏分泌富含甘油三酯的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约10%-30%。该作用对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尤为显著,可改善整体脂蛋白谱分布。
5、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除调节血脂外,瑞舒伐他汀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这些多效性机制可抑制血管壁炎症反应,减少斑块内脂质核心体积,增强纤维帽稳定性,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使用瑞舒伐他汀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水平,避免与环孢素、吉非贝齐等药物联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血脂水平调整剂量,配合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可获得更佳治疗效果。出现肌肉疼痛或乏力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