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期间出现轻度腹痛通常是正常现象,属于生理性痛经的表现。但若腹痛剧烈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则可能与病理性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生理性痛经多由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从而引发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或坠胀感。疼痛一般出现在经前1-2天或月经来潮后,持续2-3天可自行缓解,多数女性通过热敷、休息等方式即可改善。
病理性腹痛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这类疼痛常呈现进行性加重趋势,月经结束后仍会持续存在盆腔疼痛。子宫腺肌病引发的痛经多伴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均匀增大。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的腹痛往往在月经期加重,伴有异常阴道分泌物或发热等症状。
月经期间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若疼痛影响正常生活或伴随经血量异常、发热等情况,建议到妇科进行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排除器质性疾病。对于反复发作的严重痛经,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效避孕药或非甾体抗炎药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