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穿孔后的症状主要包括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发热、恶心呕吐以及感染性休克等。具体表现因人而异,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1、剧烈腹痛
肠穿孔时,肠内容物进入腹腔刺激腹膜,患者常突然出现刀割样或持续加重的全腹疼痛。疼痛可能从穿孔部位开始,迅速扩散至整个腹部,活动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常伴有强迫体位如蜷缩侧卧。
2、腹膜刺激征
典型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触诊时腹部硬如木板(板状腹),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提示腹腔内游离气体。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因肠蠕动受抑制所致。
3、发热
穿孔后6-12小时可能出现体温升高,多在38℃以上,严重感染时可达39-40℃。这是肠道细菌进入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常伴随寒战、出汗等中毒症状。
4、恶心呕吐
约60%患者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因肠麻痹可呕吐粪臭味液体。呕吐可能加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部分患者会停止排气排便。
5、感染性休克
严重病例由于大量毒素吸收,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收缩压小于90mmHg)、心率增快(>100次/分)、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突发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需立即禁食禁水并前往急诊。肠穿孔确诊需结合腹部立位X线显示膈下游离气体、CT检查明确穿孔部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脓毒症、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治疗原则包括胃肠减压、抗感染及急诊手术修复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