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作为传统中药材,一般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调经安胎以及抗菌消炎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在中医理论和现代研究中均有一定依据。
1、温经止血
艾蒿性温味辛,归肝、脾、肾经,能够温通经脉并增强止血效果。中医常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症状,如妇女崩漏下血、月经过多等病症,可通过煎服或配伍其他药物使用。
2、散寒止痛
对于寒邪侵袭引起的脘腹冷痛、宫寒痛经等症状,艾蒿能发挥温煦脏腑的作用。临床常将艾叶制成艾条进行穴位艾灸,通过热力渗透缓解寒性疼痛。
3、祛湿止痒
艾蒿煎煮后的药液外用可缓解皮肤瘙痒,尤其对湿疹、疥癣等湿热引起的皮肤病效果显著。其燥湿功效还能用于足部浸泡,改善足癣等真菌感染症状。
4、调经安胎
在妇科应用方面,艾蒿能调节冲任二脉,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胎动不安有一定安胎作用。常与阿胶、当归等药物配伍治疗妊娠期下血症状。
5、抗菌消炎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艾叶挥发油中含有的桉油精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可辅助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炎症性疾病。
使用艾蒿时应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合适的用法,内服需经专业医师辨证指导。外用时需注意药物浓度,避免皮肤过敏反应。孕妇使用艾蒿制剂时更需严格遵循医嘱,确保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