疮疡是中医对体表化脓性感染性疾病的统称,通常表现为皮肤局部红肿、溃烂、流脓等症状。其发生多与热毒蕴结、气血瘀滞、正气不足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类型和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常见类型
疮疡在中医中分为多种类型,如疖、痈、疽等。疖多为单个毛囊感染,局部红肿热痛;痈范围较大,常由多个疖融合形成;疽则更深在,可能累及皮下组织或骨骼。不同类型的疮疡在症状和严重程度上有所差异。
2、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疮疡多因外感热毒、饮食不节或正气虚弱所致。热毒之邪侵袭肌肤,导致局部气血壅滞,化腐成脓;长期过食辛辣肥甘易生内热,湿热蕴结于肌肤;体质虚弱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
3、治疗方法
轻症可外用金黄散、玉露散等中药散剂解毒消肿,内服五味消毒饮等清热解毒方剂。若已化脓需切开引流,配合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控制感染。严重感染者需静脉给药,必要时进行清创手术。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患处。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或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切勿自行挤压或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