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疼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外伤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结合伴随症状及检查结果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时间负重、久坐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骶髂关节周围韧带和肌肉劳损,从而引发疼痛。这类疼痛通常在休息或调整姿势后逐渐缓解,局部热敷或按摩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2、强直性脊柱炎
这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炎症反应会导致关节僵硬和持续性疼痛,晨起时症状加重,活动后有所减轻。患者可能伴有脊柱活动受限或眼部炎症。一般需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3、骶髂关节炎
细菌感染、骨质疏松或退行性病变可能引发骶髂关节炎症,表现为局部红肿、压痛及活动受限。急性期疼痛剧烈,可能伴随发热。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严重时需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
4、外伤
跌倒、撞击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骶髂关节半脱位或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急性疼痛和活动障碍。患者需通过X线或CT检查明确损伤程度,轻者可通过卧床制动恢复,重者需手法复位或手术固定。
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发热、关节畸形等症状,建议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HLA-B27抗原检测、磁共振成像等检查。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注意腰部保暖,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关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