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主要感染皮肤和黏膜的DNA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该病毒传播途径广泛,包括性接触、皮肤密切接触等,可引发多种良性或恶性病变。根据致癌风险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其中高危型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密切相关。
高危型HPV如16型、18型与70%的宫颈癌相关,其致癌机制主要通过病毒基因整合导致宿主细胞癌变。低危型HPV如6型、11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增生,通常表现为外阴、肛周等部位菜花样赘生物。病毒潜伏期约3个月至数年,免疫系统健全者多能在2年内自行清除。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可预防90%相关癌症和90%生殖器疣。建议9-45岁女性及男性接种,最佳接种时间为首次性行为前。定期宫颈癌筛查(TCT+HPV联合检测)对已婚女性尤为重要,可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治疗方面,生殖器疣可采用咪喹莫特乳膏、激光或冷冻疗法,宫颈高级别病变需行锥切术。
病毒携带者需注意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性活跃人群应使用避孕套,但需注意其不能完全阻断病毒传播。妊娠期感染者需密切监测,分娩方式应根据病灶位置决定。定期妇科检查建议间隔不超过3年,持续性感染超过2年者应缩短随访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