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型阳性血代表个体的ABO血型为AB型,同时Rh血型为阳性。这是人类血型系统中的两种分类方式,涉及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类型,对输血和妊娠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1、ABO血型中的AB型
AB型血的红细胞表面同时存在A抗原和B抗原,而血清中不含抗A和抗B抗体。在ABO血型系统中,AB型属于较为稀少的血型,约占全球人口的5%左右。由于缺乏天然抗体,AB型血个体在紧急情况下可少量接受其他ABO血型的红细胞输注,但血浆中含有A、B凝集素的血浆制品需严格匹配。
2、Rh血型阳性
Rh阳性指红细胞表面存在D抗原,约85%的亚洲人群属于Rh阳性。Rh血型系统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妊娠期间,若Rh阴性母亲怀有Rh阳性胎儿,可能引发新生儿溶血病。但AB型阳性血个体因自身携带D抗原,不会产生抗D抗体,故在输血和妊娠中无需特别关注Rh血型不合问题。
3、临床意义
作为万能受血者,AB型阳性血可接受所有ABO血型的红细胞,但只能捐献红细胞给同型受血者。在器官移植中,AB型受体对供体血型的要求相对宽松。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B型血浆中含抗A、抗B抗体较少,但血浆输注仍需遵循ABO同型原则。
建议在医疗操作前严格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即使血型相符也需验证。育龄女性应重视产前血型筛查,特别是存在流产史或输血史者。日常可参与无偿献血帮助建立稀有血型库,但需注意献血间隔期和健康标准,确保血液安全。